“跟国内其他汽车企业相比,我们是绝对的后来者。”身为众泰汽车董事长的吴建中总对外界这样说,对他这段话加以佐证的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回忆:众泰汽车2006年第一次参加北京车展,甚至没有争取到室内馆的展位,只在入门处获得了一个室外展台。 当时,同为浙江省汽车企业的吉利汽车涉足汽车领域已逾9年;同样被视为汽车产业后来者的比亚迪也已经售出1.3万多辆比亚迪F3,且买车人还在经销商门口排着长队。 近两年来汽车产业火热,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里,全国共销售汽车1800万辆,超越美国汽车历史最巅峰。然而,汽车产业依然是一个需要品牌、技术、资金的充分竞争行业,“后来者”如何生存发展? “第四条路”进场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其生存模式不外乎这样几种:以上汽、一汽为代表的合资模式;以奇瑞、吉利为代表的自主研发模式;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拿来主义”,而吴建中说:“众泰汽车走的是第四条路。” 众泰汽车是从汽车零配件业务拓展至整车业务的,在2005年更名为众泰控股集团之前,其前身铁牛集团一直承接着昌河铃木、江淮汽车、奇瑞轿车、南京菲亚特等汽车厂家新车型的设计与制造任务。 引发众泰汽车自己造车的原因是特锐汽车的退市。2005年铁牛集团与一汽华利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利用现有的生产线,为华利特锐汽车承担车身国产化项目。但由于车型水土不服,国内特锐即将退市,铁牛集团得知台湾丰田的特锐生产线要出售,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于是拍板买下了这条生产线,连设备带模具,乃至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一起引至浙江永康。 买断成熟的车型和生产线,基于本土市场再开发,众泰汽车靠这一模式尝到了甜头,例如众泰的第一款车即在特锐的原生产线上出厂,虽然品质打了很大折扣,但价格不及原车型一半,正是这款车让众泰汽车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在这一经验的指引下,众泰汽车2008年通过又一起收购拓展了其产品线,这次的交易对象是意大利汽车企业——菲亚特。与原南京汽车合资结束之后,菲亚特将一批生产设备和技术出售给众泰,并允许众泰利用这些技术生产自主品牌产品。 “作为民族车企,必须学会整合全球资源。我认为“技术引进”对我国民族车企的发展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吴建中对《英才》记者说。 但就目前形势而言,众泰汽车这一模式还未产生显而易见的成效。仅就销量而言,同为后来者的比亚迪虽然没有完成2010年销售计划,但全年依然销售汽车近52万辆。反观众泰汽车,其月销量仅仅接近1万辆。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吴建中的信心,众泰汽车声名鹊起并不在此,未来的规划也不仅仅局限于此。 创造市场话题 众泰汽车2006年北京车展遭遇在门口“摆摊”的尴尬时,吴建中也找到了一件让他兴奋的事情:“众泰当时就展出了纯电动车型,而那时国内大部分汽车企业的电动汽车研发仍在萌芽期。”对于这一点,吴建中颇感自豪。 早在2009年3月,众泰汽车就挂上了中国第一块电动汽车牌照——浙A?2279A。到了2010年1月21日,众泰2008EV纯电动汽车在杭州批量上市,成为国内第一款市场化运营电动汽车。 与此同时,众泰与国家电网、普天海油等机构合作,率先在杭启动电动汽车的租车业务,推出了“以租代卖”的电池租赁模式。消费者每月只需交2500元,就可以租一辆2008EV电动汽车。在2010年北京国际车展上,众泰汽车宣布其旗下车型成为首款获得北京地区上路资格的纯电动汽车。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最火热的时期,众泰汽车创造了话题。“不能让新能源变成新泡沫。”这是外界最关心的话题,而众泰汽车恰到好处地给与了外界实质回应。 2010年1月,众泰在杭州首创了“以租代售”的模式,暂时回避了电池和配套设施这两大问题,以降低使用门槛的方式把纯电动汽车批量投放市场。“让一部分城市先完善起来,先解决配套设施不足,是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不完善问题的务实选择。”吴建中说。 众泰汽车涉足电动汽车的方式被评价为“聪明”,与吸引巴菲特投资、醉心研究锂电池的比亚迪不同,众泰汽车采用整合的方法,他们有“两个不做”:不做电池,而采取购买方式;不做充电设备研发,交由国家电网等合作伙伴做。 时至今日,众泰汽车出售和出租百余辆纯电动车,而吴建中更是抛出了一个庞大的电动车销售计划。按照他的设想,2012年,众泰汽车销售量要达到40万辆,2015年要达到90万辆,其中纯电动车占到10%。 “我这还是保守的估计,没有吹牛。”吴建中说。 无论传统能源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众泰选择的方式都是能够快速产出的,但即便方法如此,但在国家产业规划中,众泰汽车还是一个被并购的小企业。 IPO?被整合? 吴建中是期待将众泰运作上市的,但摆在他面前的是汽车产业政策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压力,如何在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取得平衡,这对吴建中是不小的考验。2009年,众泰汽车引进包括君丰资产、兴合集团、海越股份等在内的11家企业、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共募集资金7.2亿元。海越股份出资1亿元认购众泰控股新增注册资本2500万元,当时,海越股份董秘陈海平表示:再过几年,等众泰进一步发展后,就可以辅导上市。 这次融资被外界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胜利,对众泰汽车而言同样意味深重。虽然众泰靠电动汽车打响自己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知名度;虽然众泰汽车首创的“以租代售”减轻了消费者购车的风险,也使众泰汽车“明哲保身”,规避了自己的风险。但众泰最终还是要靠销售整车来获得利润,发展中的纯电动汽车技术依旧是个世界性课题。 但在融资之后,众泰汽车似乎辜负了外界的期待:除了与普天海油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合作计划在2010年1月推出50台纯电动汽车上市运行之外,众泰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始沉寂。 此后传出的便是众泰汽车的收购传闻,被牵扯进来的有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和上汽集团,虽然被吴建中一一否决。但政策环境还是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国内汽车企业重组不断,无论肩负全国整合还是区域内整合任务的汽车企业都频频伸手;浙江省内同属小企业的吉奥汽车已“归顺”广汽,两家共同组建广汽与吉奥股比为51∶49的合资公司。 很多人情愿将众泰汽车想象为未来的吉奥,但最终定夺的还是众泰汽车自身,影响因素包括资金、市场、技术、政府资源以及领导者的决心。 (责任编辑:shjyg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