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以来,受产能过剩、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等多重因素影响,光伏企业负债、破产等一连串坏消息接踵而至,行业的寒冬持续蔓延。 处于深度调整期各大企业,纷纷将产业链下探至光伏电站,为在寒冬中生存谋取生存希望。 “根据目前的政策及光伏行业发展现状估算,光伏电站可以再5-8年内收回成本。未来3年,国内光伏电站开工率将以每年至少30%的增速爆发式增长。”业内人士向21世纪网表示。 光伏产业调整深水期 “在光伏行业严冬期,扛着不死就是成功。”华研精粹区域总经理向21世纪网表示。 受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等因素影响,目前大多数光伏企业都面临产品价格跳水、需求不振等危机。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在A股上市的7家多晶硅企业中已有3家停产。从全国来看,目前,在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下7-8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其余均已关闭生产线,停产率超过80%。 此外,银行也开始“关照:起光伏企业。 “我们银行对光伏企业的贷款额度不会像以前一样,保大弃小、对光伏重点企业进行扶持,这是我们行目前既定的方案。除了国家开发银行,其他银行对光伏的支持只能是维持,即不再增加或者逐步压缩贷款。”中信银行石家庄分行高管向21世纪网表示。 面对行业的各种利空,光伏企业开始为自己寻找御寒的外衣。 “我从2007年开始做光伏设备,经历了行业爆发式的增长期。现在行业严冬期,企业一直在亏损,为了生存我们一直在做调整”。常州一家光伏多晶硅片厂负责人胡先生向21世纪网无奈地表示。 该公司在光伏行业危机下,一直在努力调整转型,但似乎并不奏效。 2012年8月,胡先生做出了公司转型的决定。“利用我们自身的技术优势,公司从2012年8月起转行做太阳能电磁片、硅片修复,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但是在整个行业严峻的形势下,这个先进技术并不被多少人接受。” 无奈下,胡先生不得不做出第二个转型方向的决定:将太阳能电磁片、硅片修复技术连同相应的设备转让,转行做器械设备行业。“也许我们不久也将跟江浙很多光伏多晶硅片厂一样,从光伏行业里消失了。” (责任编辑:shjygl) |